[縫機業:從三大創新談行業轉型升高等]
發布日期:[2009/4/24] 共閱[1955]次
自2008年底至今,從中縫協八屆四次常務理事會、理事長工作會議到理事會,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通過多次會議討論和審議,較終將200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工作的主題確定為“推進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并按照“調結構、促轉型、保發展”的基本要求,倡導通過經營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此外,備受關注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不久前獲通過,縫機業被列入重點支持發展的行業之一。按照《規劃》要求,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成為行業振興的關鍵所在。因此,結合行業實際,筆者認為,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和整合創新應成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轉型升高等的主要著力點。

  營銷創新

  憑借增值服務拓展市場空間

  如今,行業內外環境的變化,使越來越多的縫企所面臨的市場約束壓力日益加大。特別是經歷了行業結構性和周期性調整陣痛,不少縫企對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預期較之以往有了難得的理性和客觀。許多業內人士分析,縫制機械市場的復蘇,從量的概念而言不能期望過高,以往那種年均遞增20%-30%的“神速”也許已成為無法復制的歷史了。

  變“廣種薄收”為“深耕細作”,不僅是當前縫企應對金融危機的良策,而且也應成為縫企常態化的市場戰略。在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今天,通過營銷創新,依靠增值服務,可為企業打開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業內一些企業已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并初見成效。有的企業明確提出并正在積極為下游企業提供成套設備和工藝服務方案;有的企業則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堅持“量體訂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它們多樣性的需求。我們應該看到,隨著縫制機械市場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用戶日益專業化,項目趨于大型化,需求更加多元化,這些市場特征和趨勢導致了客戶對服務需求的深入化和差異化,對制造商系統解決能力和全過程服務水準的預期正在不斷提高,這也就要求中國縫制機械企業從“生產企業”向“制造與服務企業”的角色轉換和延伸,為用戶提供設計、制造、安裝、維修和保養等“一條龍”服務。

  增值服務,其本質是在滿足客戶個性化要求的過程中,使客戶的價值較大化,從而使企業自身的價值得到較大化。實際上,這也是中國縫制機械企業轉型升高等的一條重要途徑。當然,對于不同的企業或產品,增值服務的形式、內涵和重點也不盡相同,但這些內容和形式都是可以探索的,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用戶情況,尋求具體的增值服務形式和內容。

  同時,用戶對增值服務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例如,不少服裝企業維修工短缺,特別是“多面手”難覓,如果縫制機械制造企業為用戶著想,通過良好的服務,使用戶感受到向他們提供的增值服務比起他們自己投入人力、物力去做這類事情的效率更高而且效果好的話,那么增值服務的路子就會越走越寬,服務創新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大,市場的放大效應就會日益顯現。

  服務是銷售的延伸,而非新鮮課題。只有真正做好服務這篇大文章,才能在市場中大有作為,縫制機械企業不妨都在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上創出自己的新路徑來。

  整合創新

  加速兼并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

  我們注意到,在《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有諸多導向性的政策,如加強自主產品建設,支持優勢產品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等。這對于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有很強的針對性,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直以來,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已成為全行業的共識。產品眾多、規模偏小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弊端嚴重地阻礙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本輪調整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必須淘汰過剩的產能,通過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以實現產業升高等。為此,有必要對前一個時期相當流行的“抱團過冬”觀點再作思辯。

  整零企業之間的協作和工商企業之間的合作,本無可厚非,但國內500多家整機企業能否抱團?如何抱團?恐怕我們還很難找到實際的答案。事實上,除了抱團取暖,我們還應該有更開放的思維———經濟寒流造就的倒逼機制,將成為行業結構調整千載難逢的重要契機,兼并重組勢在必行,行業重新洗牌已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在危機面前,一些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強的縫企已脫穎而出,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另一些生產效率和管理水準低下的企業則相形見絀,甚至連慘淡經營都難以為繼,被優勢企業整合兼并或淘汰出局,都是符合經濟邏輯和市場規律的正常結果。

  為什么兼并重組在鋼鐵、汽車等行業的推進時有大手筆可見,而在縫制機械行業卻是鳳毛麟角呢?答案很簡單,前者主要是國企之間整合,而后者則是民營經濟占主導地位。因為是國企,政府的“推手”作用就更容易發力,而民營企業之間整合的難度相對更大。即便如此,年初臺州地區那宗經典的重組案例,我們也隱約看到了企業在進行兼并重組的同時,政府牽線搭橋的作用是不可或缺。

  區域性的兼并重組不易,全國范圍內的兼并重組更難,好在《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已給以重點關注,想必在稍后出臺的實施細則中會給予我們行業更多、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支持。

  2009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推動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一年,創新能力的提升與否直接關系到產業升高等的得失成敗。筆者認為,創新效果至少應體現“五個提高”,即產業集中度的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提高、產品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海天

  技術創新

  依靠核心技術占領產業制高點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技術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至今仍徘徊于國際縫制機械產業鏈中下端的主要原因。多年來,跟隨式的發展模式導致了國內縫企與國際有名企業的差距至今難以縮短??梢栽O想,如果我們的縫企沒有像重機那樣的行業巨頭,沒有類似兄弟那樣的全能型標桿企業,沒有杜克普·愛華和百福這類在一定意義上引導了行業技術潮流的絕頂高手,那么無論自身的經濟規模有多大,創建國際好品質企業和世界有名產品仍將是國內縫企難以企及的目標。

  專利申請和授權,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我國縫機業“技不如人”的基本事實。尤其是從專利授權的結構來看,國內企業與國際好品質企業擁有的專利在質量上的差距十分明顯。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國內縫企擁有的授權專利多以新型實用和外觀設計為主體,所占比重分別為52.1%和35.2%,合計占國內專利授權的87.3%,而發明專利的比重僅為授權專利總數量的12.7%。

  具體而言,行業部分骨干企業平均3年到5年才有一項發明專利,整個行業的年平均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不足5項,而日本重機、兄弟等國際強企的年均發明授權數量在20件左右,德國DA公司至今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達200多件。這足以說國外有名縫企對核心技術的控制程度和重視程度。

  如今,在依靠低成本優勢競爭即將畫上句號的行業轉型時期,中國縫制機械產業必須強化科技創新,構造新的競爭優勢,以突破自身的技術瓶頸。事實上,近幾年來海外企業對國內企業知識產權的訴訟呈明顯上升的勢頭,這也提示了我們,只有走自己的路,創自己的產品,依靠自主創新,才能搶占各地縫制機械產業的制高點。

  10年前,當歐洲某同行業企業推出無油直驅平縫機,即所謂的“新概念機”時,有人曾懷疑其商品化的前景。然而,不久“無油直驅”就成為國際縫制機械行業的主流技術。因此,今天的我們是否已在認真地思考縫制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并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維來開發前沿技術呢?

  誠然,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都必須經過長期的磨礪和積淀,因此,2009年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明確了,從輿論宣傳引導、科技支撐項目、技術促進中心建設等8個方面開展工作,這一切必將為打造中國縫制機械全新發展和再次高速崛起奠定扎實的產業基礎。

相關關鍵詞:
電話:0794--8242535 傳真:0794—8247560 E-mail:dh@jxdhjx.cn 地址:江西省撫州市高新區長嶺路398號
版權所有 江西東華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支持:中國丙綸網 贛ICP備08100647號-1
如果本網站發布的文章或者圖片或字體有侵權,請立即聯系網站負責人進行刪除,聯系人:薛小姐 138 6101 6292,付小姐 153 1256 7839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国产| 扁豆传媒在线入口|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生桶爽|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japmassage日本按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3d动漫h在线观看| 女欢女爱第一季| xxxxhd93|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50岁老女人的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出轨的女人2电影| 用电动玩具玩自己小视频| 人夫的堕落变装|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的电影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wwwxxx亚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色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jizz国产视频|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千人斩|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